亨杰兴科技
随着手机功能性质的增加,对手机电量的损耗不断增加,我们逐渐开始看重手机电池的容量和充电效率,如今,手机快速充电技术成为手机生产的标配。在电池容量无法迅速取得突破,手机用电量又飞速增长的前提下,快速充电技术普及尤为必要。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对快速充电的定义是:30分钟充电进入电池的平均电流大于3A或者30分钟充电电量大于60%。
快速充电系统包括快充标准,快充电源适配器,接口E-marker芯片,充电线缆,手机快充芯片,电池等多个部分。各部分都必须针对不同标准专门设计,才能实现快充功能,并且保证充电安全。
那么,快速充电的环节中时怎样实现我们的手机快充的呢,其实电池就像个脸盆,电流就像水龙头里面的水,开始水流过大,可能会损坏脸盆,只不过它储存的不是水,而是电荷,开始电流过大就会损坏电池。所以电池的快速充电分为三个阶段:
第一阶段:涓流充电。电池的特点是,当电池电压(大致相当于水位)非常低的时候,其内部的锂离子活动性较差,内阻较大,因此只能接受较小的充电电流(一般在30到50mA左右),否则电池容易发热和老化,不仅损害电池寿命,而且有潜在的安全问题,因此把这个阶段称为涓流充电,也有同行将之称为线性充电或者预充电等等。
第二阶段:恒流充电。当电池电压高于2V以上,电池的锂离子活动性被充分激活,内阻也较小,所以能够接受大电流的充电。在这个阶段,快充芯片会按照设定向电池提供可接受的充电电流,因此在这个阶段电池得到的电量也是最大的,可以占到容量的70%到80%以上。
第三阶段:恒压充电。电池是一个十分娇气的储能元件,它的电池电压不允许超过截止电压的±50mV,否则就会有安全隐患。因此,当电池电压被充到接近充电截止电压的时候,快充芯片必须能够自动减小充电电流,控制“水花”不要超出范围,直至把电池完全充满。
一个合格的快充芯片,必须能够根据电池电压的高低,自动地控制充电过程在上述三个阶段之间进行无缝切换,而无需其他硬件或者软件的帮助。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新闻资讯部分转载于网络,目的在于信息传递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,不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涉及到版权问题,请第一时间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及时沟通处理。